追“光”逐“电”不停步 长春加快光电信息产业布局

发布时间:2024-11-05 15:23:27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长春1月21日电 (谭伟旗)当下的吉林长春正值隆冬时节,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室内,却是一片火热场面。工作人员忙着解译从卫星下传回的代码,这些代码将变为图像,从太空的视角出发,为交通建设、文化旅游、应急防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

  长光卫星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9年时间里,通过22次成功发射实现了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科研人员在开展空间环境试验。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与2022年相比,2023年通过三次发射增加了48颗‘吉林一号’卫星。”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介绍,在保证卫星性能指标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号”卫星已从初代的400kg级降至20kg级,研制成本也降至原来的1/20,这为“吉林一号”的快速组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短短几年的时间,“吉林一号”从无到有、卫星重量从重到轻、制造成本从高到低、发射频次从慢到快,卫星研制技术不断更迭。特别是这一年来,长光卫星通过三次发射增加了48颗卫星,在农林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数字城市、应急防灾等14个领域开展了150余项精准服务。

  长春市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加快光电信息产业的布局。以长光卫星为链主、龙头,一批光学、卫星产业上下游科技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截至2023年11月底,长春光电信息产业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总数40%;拥有2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市总数47.8%。

  长春市工信局局长赵明瑞介绍,光电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长春全面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科研基础最强、产业门类最全、成果转化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目前已成为长春重点发展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推动这一产业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长春制定出台了全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举措“星光20条”。

  “真金白银”的政策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目前,长春市光电信息规上企业119户,2023年,预计完成产值750亿元,同比增长10.6%,特别是光电子产业实现了19.5%的高速增长,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0.6个百分点。

  在这些企业中,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颇有代表性。该公司连续三年销售额平均增速超20%,向着打造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激光器研发和生产基地不断迈进。

  安装、调试、检测、包装、封箱……在永利激光新厂区,一批激光器整装待发,即将销往海外。

图为新产品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生产线。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2023年,我公司的新产品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实现规模化生产,拓宽了公司产品线,成为利润新增点。”永利激光总经理助理孙慧丽介绍,2023年该公司还扩大了海外业务布局,在美国洛杉矶成立第二个国际办事处,成功举办海外产品推介会。此外,不断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并在农业应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长春已提出了“一谷三地五星”的产业发展思路。其中一谷即把长春打造成国际一流“长春光谷”优质品牌。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长春不断在“建”字上做文章,在“育”字上求突破。

  具体来说,在项目建设方面,长春将以强有力举措推进项目建设“五个一批”,加快推动吉兴产业园、长光辰芯医疗成像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纬湃汽车电子车用传感器技改等重大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满产,持续释放新兴发展动能。

  在高效抓企业培育方面,长春将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到2025年,全市光电信息“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00户以上。用足用好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支持资金,明年提前1年,推动119户光电信息规上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全覆盖。

  此外,长春还将全力推动规划落实、成果转化和驻企服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一个独具特色的“长春光谷”呼之欲出。

  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宪昱介绍,目前长春正积极打造“一镇一谷三园”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未来3年有望新增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经开区“光电小镇”核心区光电信息产业园一期已入驻企业21户,年产值超过10亿元,正在建设的二期、三期、四期预期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在建的长春新区“长智光谷”,预期产值100亿元以上;净月区芯光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达31户,预期产值将超过50亿元以上;中韩示范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在高标准建设,预期产值也将超过50亿元。总体看,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现已呈现出优势集聚、多极增长、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官方的多措并举和精准布局,为长春光电信息产业注入了强心剂。“长光卫星继续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卫星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吉林一号’星座建设,争取在2026年底之前实现300颗卫星组网。”贾宏光说。(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