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00:46:19 来源: sp20241106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下。今天的我们需要怎样的护士?患者又有哪些新需求?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农工党党员甘秀妮接受本报专访,给出自己的答案。
甘秀妮(左一)在医联体单位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床旁护理查房。受访者供图“全程陪诊”:看到特殊患者的“第三层需求”
在医护人员眼里,患者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确保患者安全,第二层是治好病,第三层是好好对待他。
甘秀妮认为,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大多患者只有第一、二层次的需要,但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就医的感受,也就是医护人员能否感同身受地对待他们。
“这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不但要提供专业的照护,更要以患者为中心,去了解患者需要什么。”甘秀妮说,尤其要关注特殊患者的需求。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都是她眼中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他们常常在医院遭遇“数据鸿沟”,难以独自就医。“而我们护理人员可以成为桥梁。”
看到特殊患者的“第三层需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开始尝试“全程陪诊”的志愿服务。
由医院的医护人员、护理学生组成的志愿团队,全程陪同孤老、残疾、外地就医患者挂号、诊疗,帮他们分析检查结果,教他们怎么吃药……甘秀妮介绍:“病人只要和志愿团队预约,陪诊人员就会到医院门口接他,接下来病人和家属都不用操心了。”
一位曾接受过“全程陪诊”的老年病患者说:“二十多年来,从未有医生、护士全程陪同就医的经历,今天看病轻松度过了几个小时。”
在甘秀妮看来,“全程陪诊”的模式值得复制推广,当医护人员主动考虑患者的需要,理解他们的不易,对患者来说就是一种疗愈。
ICU里“约束的护理”
从事护理工作40余年来,甘秀妮曾深入汶川地震等医疗救援现场。在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置,还要主动关注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孤独的患者尽可能给予陪伴,焦虑的患者尽量给予开解和疏导。”
另一方面,甘秀妮先后在急诊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工作,她发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的患者往往容易因为病情原因出现一些意外。
比如ICU的病人,不少都会用到气管插管、伤口引流管等,在神志模糊的情况下,有些病人会因为感到不舒服而下意识地拔出这些维持生命的管道,从而带来极大危险。
为了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兼顾他们的心理需求,甘秀妮设计了一份“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通过评估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意识、肌力、导管危险分级等,指导护理人员为患者使用特定的约束工具。
“有的患者只能手指用力,可以戴一个五指缝合的特殊手套,这样患者就无法抓住管道;有的患者插了胃管,就可能需要使用手腕带,将他的手腕约束到床边,控制活动幅度,减少活动范围。”甘秀妮补充。
据了解,甘秀妮结合ICU患者实际情况设计的这份评估量表,不仅大大降低了ICU患者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还为形成中国第一部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的团体标准提供了案例支撑。
“护理行业需要一部《护士法》”
在我国,与甘秀妮一样守护在临床一线的护士有500多万人。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标计算,我国医疗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注册护士缺口达350多万人。
当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如何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甘秀妮建议,我国现行的《护士条例》应尽快升级为《护士法》,通过法律进一步明确护士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一旦涉及医疗纠纷,护士的人身安全同样需要法律的保护。”在她看来,“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护理人员,而当法律更好地保护了护理人员的权益,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护理人才留在行业内,促进医护平衡发展。”(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房家梁】